大年初四
接五路
迎
灶
王
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在台州临海,准女婿上门第一年拜年,村里人还要组织人员舞狮子来迎接,新人要发红包为回礼。
风俗
作为古老的中国年俗之一。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箩。所谓折箩,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牛羊肉铺在这一天要到马神庙烧香,因为羊王、牛王、马王均在马神庙内供奉,以南郊马神庙的羊王像最有名。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请大小伙计,分发红包。过去北京有句老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说官话。”宴会有酒有菜,酒后惯例是吃包子。掌柜这时举杯祝贺,向大家道“辛苦”,这就叫“官话”。官话讲完后包子端上来,掌柜的亲自夹包子,包子放谁碗中,谁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辞退之人饭后自动收拾行李告辞,所以这顿便宴俗名叫“吃滚蛋包子”。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不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迎神接神
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民国时,各商店于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开店门,灯烛辉煌,盛设供坛,接“财神”,并蜂拥去财神庙“换元宝”。
接五路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
初四日下午三点,接五路仪式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直到晚上九、十点钟结束。先是摆案桌,一般用两张八仙桌拼起来即可。头桌是果品如广橘、甘蔗,寓意财路广阔,生活甜蜜;二桌是糕点,寓意高升、常青;三桌为正席,供全猪、全鸡、全鱼,并元宝汤等。半桌是饭、面、菜,一碗路头饭中插一根大葱,葱管内插一株千年红,寓意兴冲冲、年年红。第三桌上的酒菜须等接上五路财神后方可奉上。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接五路须主人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请接,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在门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计依次向财神礼拜,拜后将原供桌上的马幛火化,表示恭送财神。仪式才算是结束了。
诗中今日
水调歌头 庆史守正月初四(唐末宋初·无名氏)
一札自天下,五马为民来。
潜藩久须重镇,帝命出蓬莱。
曾侍九重笔橐,暂剖一州符竹,
人谓屈公材。儒术要扬历,
玉业待规恢。
庆三元,才四日,寿筵开。
夜深仰视霄汉,南极映星台。
休说石家父子,休说窦家昆季,
乔木即三槐。归觐玉皇案,
馀事付盐梅。
正月初四日听新乐成绝句 其三(宋·张镃)
呜呜胡笛鹧鸪声,三叠鸣鼍舞袖轻。
灯市花村旧欢醉,如今自厌邈无情。
甲午年正月初四日得春(元末明初·王冕)
昨宵嫌冻雨,今日喜春风。
野草浮新绿,园花结小红。
渐将农事动,无奈病魔攻。
向晚登高望,江山杳霭中。
奉题方尔止戊申年正月初四日恭谒孝陵感怀诗后(明末清初·屈大均)
亦有春秋在,书王未敢传。
可怜正月泪,重洒戊申年。
白发陪宫使,青山拂御筵。
威灵空想像,拜手玉衣前。
正月初四游迎水庵(近现代·洪存恕)
雾消日出焕飞薨,近寺还须纡道行。
披草吟人得荒僻,出檐语雀趁寒晴。
雪残犹著半林色,泉细终留一涧声。
何限人间蛙与紫,此来暂免试听荧。